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保定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保定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房企年报众生相:龙头拼规模扩张 掉队者临资金大考

来源:房掌柜  整理 保定房掌柜  2018-04-10 10:57:58
[摘要]根据中原地产统计,从已经发布的企业业绩看,2017年房地产全行业主流房地产企业利润爆发已经成为定局:A股已经发布年报的房地产企业合计37家,港股等超过15家,合计超过50家房地产企业的年报数据显示,平均2017年房地产行业主流企业,净利率高达12.3%

      2017年房企的年报大幕掀开,看点纷呈。根据中原地产统计,从已经发布的企业业绩看,2017年房地产全行业主流房地产企业利润爆发已经成为定局:A股已经发布年报的房地产企业合计37家,港股等超过15家,合计超过50家房地产企业的年报数据显示,平均2017年房地产行业主流企业,净利率高达12.3%。

      随着行业规模竞争愈演愈烈,身处其中的企业也表现出对规模扩张的野心。不过,即使行业整体预喜,大佬们对于2018年的销售业绩却持谨慎态度,掂量着规模和利润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。

      对于“要规模还是要利润”这一问题,绿城中国回应记者表示:“相比规模,更加关注的是有质量的增长。如果抛开核心竞争力谈未来的发展,纯粹靠资本运营、投资投机来获取差价,靠规模来获取其他收益,我们认为是不可取的。”禹洲地产相关负责人提出:“禹洲坚持‘利润’‘规模’及‘风险控制’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的原则,以股东的长久实际利益为最高出发点。”

      规模利润平衡术

      不过,禹洲地产方面对记者表示:“规模方面,禹洲强调的还是三驾马车,不单纯追求量的提升,力求在规模与利润间实现平衡以支持可持续发展。”

      2017年,行业集中度愈加凸显,然而就销售规模的增长而言,2018年大型房企对于销售目标增长率的表现反而比较低调。近日,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,未来恒大不会只追求规模,而是更看中增长的质量。同时,融创中国董事局主席孙宏斌表示:“今年我们定了一个目标,就是控制风险降杠杆,将公司置于绝对安全的位置。”

      作为中型房企的典型代表,绿城中国则表现出对规模增长的追逐。绿城中国执行董事兼总裁曹舟南表示,2018年销售目标定在1700亿元左右,2019年绿城将突破2000亿元。

      近日绿城中国发布2017年年报,截至2017年12月31日,实现收入419.52亿元,同比增长44.79%;毛利80.76亿元,同比增长34.10%;股东应占年度溢利21.90亿元,同比增长14.21%。同时公告显示,截至2017年12月31日,绿城中国银行存款及现金约为359.8亿元,创历史峰值;净资产负债率为46.4%,同比大幅下降;2017年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为5.4%,与2016年的5.9%相比进一步下降。

      值得一提的是,绿城深耕杭州市场多年,被外界称为浙系房企一哥,去年却走下了杭州销售第一的宝座。对此,绿城中国回复记者称:“这时我们让出杭州第一的位置并不意味着绿城不再重视杭州市场,而是绿城战略性的让步,如果非要坚持第一的位置,绿城好不容易抛开的各种额外负担,可能又会重新回来。在杭州,但凡是符合我们要求的地块,只要不亏损,绿城都愿意去做。”

      同时,根据禹洲地产2017年年报披露,去年超额完成调整后的年度合约销售目标,以403.5亿元,按年上升73.69%。年内累计合约销售建筑面积为238.09万平方米,按年上升30.19%。

      禹洲地产主席林龙安表示,集团2018年销售目标为600亿元,按年增50%;2020年销售目标达到12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逾40%。不过,禹洲地产方面对记者表示:“规模方面,禹洲强调的还是三驾马车,不单纯追求量的提升,力求在规模与利润间实现平衡以支持可持续发展。”

      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土地储备方面,绿城2017年在土地市场表现积极,全年新增37幅地块,总建筑面积859万平方米,总土地款为644亿元,拿地项目数甚至远远超过绿城过去三年拿地项目的总和。

      截至2017年底,绿城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总可售货值占比高达70%。而随着调控政策的持续加码,一二线城市受限价、限购等政策影响明显,后续是否会影响到公司的资金回笼进度和区域销售业绩?

      对此,绿城方面回应称:“我们认为在一二线城市拿的地价只要是合理的,未来一定是有价值的。尽管我们重点布局在一二线城市,但是也十分关注流动性和负债率。我们在二线城市和强三线也会做一些流动性补充,但不是战略性布局。”

      而根据信达地产发布的2017年年报,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13.75万平米,同比下降26.30%。按权益比例计,信达地产新增储备计容规划建筑面积,仅为52.80万平方米。据了解,2018年公司计划签约权益销售额270亿元,计划项目投资额100亿元;计划新开工面积90万平方米,计划竣工面积110万平方米。对此有行业人士提出,在其他开发商纷纷调高2018年销售业绩的大背景下,信达地产的新年计划略显保守。

    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与大部分积极拿地的房企不同,恒盛地产于2017年内未购入任何土地。记者查询发现,恒盛地产从2014年至今已经连续4年未有拿地动作。公司方面表示,截至2017年12月31日,集团已取得土地证或已签署土地收购合同的土地储备总量为790万平方米,足够其未来三至五年开发所需。然而连续多年未有土地进账,公司的可持续开发将面临考验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谭劲松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