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保定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保定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房企高周转背后 二手房价格回调房价地价均合理回归

来源:房掌柜  整理 保定房掌柜  2018-08-06 10:15:45
[摘要]碧桂园近期因多起安全事故站上了风口浪尖。8月3日,碧桂园召开媒体发布会,集团总裁莫斌鞠躬道歉。此前业界有声音质疑其高周转模式是引发事故的罪魁祸首,莫斌称,安全事故与高周转没有关系

      碧桂园近期因多起安全事故站上了风口浪尖。8月3日,碧桂园召开媒体发布会,集团总裁莫斌鞠躬道歉。此前业界有声音质疑其高周转模式是引发事故的罪魁祸首,莫斌称,安全事故与高周转没有关系。

     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,高周转企业更要注意质量和风险把控。

      实际上,为了降低资金成本和回款周期从而提高收益,高周转已经成为了融资压力逐渐加大的房企的运作方式。记者梳理136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发现,万科、首开等房产巨头虽然体量大,流动资产多,但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在整体排名中并不算靠前,反而是南都物业、深物业等成为了“黑马”。

      记者注意到,华润、保利等多家房企都被爆出过项目安全问题。

      2017年中小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周转率居前

      据了解,房地产企业追求的“高周转”,一般会通过缩短项目开发周期、提高存货周转率、提高总资产周转率来实现。其中,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企业资产的运营能力。

      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底,总资产周转率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南都物业、三木集团、宁波联合、世联行、国创高新、数源科技、空港股份、亚通股份、莱茵体育、深物业,周转率在1.18至0.48之间。

      而业内耳熟能详的地产大佬们排名并不算靠前。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,保利地产资产周转率0.25,排名第49,万科资产周转率0.24,排名第53,华侨城资产周转率0.23,排名第58,华夏幸福资产周转率0.19,排名第83,首开股份资产周转率0.17,排名第90。

      从流动资产来看,这项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指标,直接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。如果计算流动比率,地产巨头们仍不占优势。数据显示,广东明珠、中迪投资、中房股份分别以9.00、8.61、8.41的流动比率居前三名,前十还有中珠医疗、三湘印象、海南高速、铁岭新城、哈高科、全新好、凤凰股份。

      泰禾集团流动比率2.03,排名第49,首开股份流动比率1.96,排名第53,保利地产流动比率1.78,排名第68,招商蛇口流动比率1.71,排名74,万科流动比率1.20,排名第123。

      除了上述参考项之外,存货周转率用于反映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,周转次数越多,企业产品销路越好。

      同花顺i问财显示,截至2017年12月31日,136家房地产概念股中,存货余额最高的是万科,达到5980.88亿元,其次是绿地控股达到5146.83亿元,保利地产的存货为4390.40亿元,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华夏幸福、招商蛇口、首开股份、泰禾集团、阳光城、荣盛发展和中南建设。

      不过,如果按存货周转次数来看,上述几家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不算高。根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,截至2017年底,万科、绿地控股、保利地产的存货周转次数分别为0.3、0.5和0.27。存货周转次数最高的房地产类企业是南都物业,存货周转次数为1131.67,其次是世联行和ST慧球,存货周转次数分别为396.64和295.45。

      根据亿翰智库统计年报数据显示,2017年上市房企存货周转率T100中,知名大型房企排名并不靠前。碧桂园排名第14,苏州高新(600736,股吧)第15,绿地控股第19名,珠江实业(600684,股吧)第26名,招商蛇口第42名,保利置业集团第44名,华润置地第53名,万科第57名,保利地产第63名,华侨城第72名。

      亿翰智库通过统计房地产企业年报得出结论,2017年,存货超过1000亿的企业有24家,而2016年存货超过1000亿的企业仅有14家,同比增长71%。2017年整体存货相较2016年同比增加36%,其中有69家企业存货同比处于增长状态,31家企业存货有所减少。

      进入存货周转率前100的企业平均存货周转率为0.35, 而2016年企业平均存货周转率为0.36,同比下降3%。房地产行业周转让资金更容易向规模房企汇聚,同时规模房企补充存货的增加让房企的周转逐步变慢。

      鲁商置业资产负债率最高

      多位专家指出,高周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资金成本和回款周期、提高企业收益,而纵观136家房地产概念股,截至2017年底营收最高歌猛进的,并非万科、保利等房企巨头,而是一些中型企业。

      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,从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幅度来看,2017年,荣丰控股的同比增幅达到了1976.51%,稳居第一。中房股份和粤泰股份分别达到606.54%和487.12%,分别位居第二第三。排名前十的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还有国创高新、铁岭新城、广东明珠、荣安地产、广宇发展、空港股份、华丽家族,营收同比增长均超过100%。

      而2017年营收达到千亿级别的三家公司:绿地控股、万科、保利地产营收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7.4%、1.01%、-5.46%。

     在业内人士看来,降低资金成本是房企追求高周转的重要原因之一,在房地产企业通过基金、债券进行融资后,需要支付相对较高的利息,如果项目可以快速开盘,让资金尽快回笼,企业就能将利息稳定在可控范围内。

      亿翰智库分析2017年房企周转率时称,自2017年融资渠道收窄以后,部分房企开始面临着资金压力,即使在今年4月中旬央行宣布降准,所释放的信号对房企有所利好,但是部分房企资金面的压力依旧偏紧。而且房地产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,开发需要大量资金,面对这样的情况,房企开始在拿地、开发、销售上加快周转来应对资金压力。

      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,2017年,资产负债率最高的十家企业分别是鲁商置业、中南建设、绿地控股、云南城投、中交地产、泰禾集团、天津松江、广宇发展、信达地产、新城控股。上述公司的资产负债都超过了85%,其中鲁商置业2017年底的资产负债率达到93.96%。

      2017年,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最快的十家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分别是大龙地产、广东明珠、世联行、电子城、宋都股份、我爱我家、皇庭国际、绿景控股、中弘股份、财信发展,上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率都达到了14%以上。其中大龙地产的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高达53.65%,降低资金成本是上述企业的迫切需求。

      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幅度较高的企业中包括华联控股、深物业、中房股份等,分别下降了28.85%、28.15%、10.17%。

      有业内人士指出,通过控制销售费用来降低营销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率,是大部分房地产企业所追求的,不过有时为了提高周转率,企业不得不增加销售费用。

      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底,136家房地产类企业中,销售费用最高的依次是62.62亿元的万科、59.67亿元的绿地控股、38.66亿元的保利地产、19.63亿元的华夏幸福、18.08亿元的金科股份、17.76亿元的新城控股、14.68亿元的招商蛇口、14.45亿元的华侨城、12.45亿元的蓝光发展、12.43亿元的金地集团等。

      不过,根据记者计算,上述这些房企,销售费用比都保持在2%至5%之间,反而是一些中小型房企的销售费用比相对更高。如绿景控股和同达创业(600647,股吧)的销售费用比例达到16%。

      华润保利等房企曾因安全事故被住建部点名

      此前,碧桂园在业界一直流传着一些公司规则,如“4568”,即4个月卖楼,5个月回款,6个月现金流为正,8个月再投资。除了碧桂园之外,还有不少房企也都有过类似规定。

      据报道,数年前,万科曾奉行“5986”原则,即是拿地5个月动工、9个月销售、第一个月售出八成、产品必须六成是住宅。2012年3月,时任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曾称,万科对于地产项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难以为继。不过前两个数字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万科的高周转。

      资料显示,融创曾实行“5-9-12-15-30”办法,即拿地5个月开工、9个月开盘、12个月收回集团资金投入,实现15%的净利率及30%的内部收益率。

      为了实现上述规则,奖惩是各家公司较为常见的办法。前不久曾引起争议的也正是碧桂园对于高周转的奖惩办法。今年4月,碧桂园对于部分城市提出要求:“设计当天内出图(通宵)”“项目摘牌20天后开工罚款”“3个月开盘有奖”“大于7个月开盘撤职……”

      今年7月,住建部通报全国上半年建筑安全事故指出,今年上半年,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13起、死亡52人,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8.75%和10.34%。

      据中国建设报报道,住建部最新通报的今年7月建筑安全事故报告中,7月,全国在建工程安全事故涉及俊发地产、北辰置业、中海地产、华润置地、保利地产等多家知名房企旗下项目。

      而在2016年上半年,住建部通报中,中交集团、蓝光发展、和记黄埔、华润置地、福星惠誉、北辰置业、融创中国、新鸿基地产、中天城投(000540,股吧)、路劲地产、凯德置地、龙光地产等房企旗下项目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。

      8月3日,碧桂园举办全国媒体见面会,碧桂园总裁莫斌在回答“公司安全事故是否与高周转有关”问题时表示,安全事故与工程质量没有关系,与高周转没有关系,公司一贯强调有质量的高周转。

     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称,高周转企业更要注意质量和风险把控,不能盲目下指标,压缩工期,要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,以免欲速则不达。

     相关新闻:

      厦门楼市在最近几天频上热搜:“地价腰斩”、“房价跌上万元”,与此同时,一些“厦门楼市开始崩盘”的言论也开始流传,不过,这些文章和言论真实性却遭到不少业内外人士的质疑。

      厦门大学教授戴亦一则公开驳斥“崩盘论”,他表示厦门房价在2016年至2017年因素一度涨幅过大,因此自2017年以来二手房价格有20%的回调,最近也开始企稳放量。厦门政府地产限购政策至今不敢有纹丝放松。

     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表示,厦门市场变化幅度和北京(楼盘)差不多,已经调整半年了。

      为了进一步了解厦门楼市真相,记者实地走访厦门楼市进行调查。

      买卖双方观望情绪浓厚

      按照闽南地区传统的习俗,农历的7月份不宜买卖房屋,这也是厦门地产人士熟知的“潜规则”,这段时间只能靠“熬”。

      小张在位于厦门集美区桥头片区的一家中介上班,近半年来由于成交的订单太少,离职的同事不少。“我们这行底薪比较低,就是靠卖房拿提成,没有成交就只能’吃土’了。”小张无奈的调侃,“前一段热卖厦漳泉片区(厦门周边)的均价都是从大几千到1万多左右的房源,现在这些片区的楼盘价格也下跌了,不好卖了。”

      记者了解到,在小张所处的杏林东路这片区域,最近一年关张的中介店就有好几家,目前只剩下了几家大的连锁店。

      家在杏林片区的诗敏正在计划换房搬到岛内住,她在5月初就把自家房子在中介挂牌。“一开始的心里预期是成交底价480万元,几个月过去了我也开始面对现实,如果460万元能成交就不等了。”诗敏在开始的两个月里,一边寻找新房,不断在岛内看房,一边寻找合适的接盘人(价格)。买卖双方的心理如何博弈,诗敏深有感触,“最近一个意向强烈的购房者开价466万元,我计划对方要是还价到460万元就直接成交,没想到对方就此作罢。后来从中介听说这名购房者也是要换房,最后也是花了460万元买了该片区另外一套。”

      “460万是底价,如果再低我很难在岛内买到中意的房源,现在已经是在计划用我的大套换小套了。”诗敏告诉记者,目前她所居住的片区二手房的价格普遍在3.7万元/平方米至3.8万元/平方米(2010年之后建的新房),而此前2016年至2017年高位时,这边价格一度达到了4万元/平方米。

      二手房价格回调

      按照厦门克而瑞机构向提供的数据显示,目前岛内在售的新房仅剩下5个尾盘。以其中一楼盘华尔顿为例,均价在6.7万元/平方米。新房价格依然坚挺。

      诗敏告诉记者,她在岛内看房时确实也看到了一些报价3.9万元/平方米的二手房源,但这些都多少有些“问题”,有的是安置房需要补交土地金等,有的房子太老旧或者周边是加油站高压电站等等。

     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,目前厦门二手房市场确实出现了价格回调现象,且观望气氛浓厚,但新房价格仍较为坚挺。

      来自厦门房地产联合网数据,2018上半年厦门二手房(居住用房、非居住用房)共成交10479套,与2017年下半年相比下跌28.63%。其中,二手住宅共成交6465套与2017年上半年20012套相比,同比下跌55.3%;与2017年下半年相比,环比下跌25.42%。

      此外,来自厦门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8年上半年房结果下调14%,新建住宅没跌,最近几个月一直上行。根据中原地产整理数据显示,新建住宅2018年6月份和2017年7月份至8月份的定基指数分152.9、151.6;二手房分别为138.2、152.2。

      楼面价下行

      按照公开信息所示,2018年7月2日,厦门出让五幅商住地块(其中位于翔安新城有两幅地块),起拍价降至1.7万元/平方米至1.8万元/平方米,而一个月前,海沧马銮湾新城的两块地还在2.5万元/平方米创出新低,没想到仅仅一个月,地价又降了30%。而与2016年厦门翔安地块融侨铂樾府地块38345元/平方米等相比,无异于“腰斩”。

     对此,厦门克而瑞机构分析师胡慧荣告诉记者,“从我们长期的跟踪监测来看,近两年厦门土地楼面价确实直线下滑,2018年最新的全市平均楼面价为21879元/平方米,相比2017年下降近两成,与2016年的顶峰时期相比,则下降约三成。”

      胡慧荣表示,值得注意的是,7月2日拍卖的翔安南部新城2幅地块区位优势不如2016年融侨地块,且2016年地块容积率较低,体量较大可分批出售,并在楼市乐观预期下。对比之下7月2日出让地块不仅体量小,需一次性对外出售,且受“限价”制约。

      而张大伟则认为,2016年地块和2018年新出让地块相比,一个位于地铁环绕的热点新城,一个直线距离在2.4公里至2.8公里的非热点区域。

      “这距离是什么概念?基本就是北京国贸到四惠的距离,差一环。”厦门中原地产进一步分析认为,本次土拍地块位置相对较差,且处于房企年中贷款偿还节点,开发商资金压力较大,土拍参与相对谨慎,土地市场更多的是回归理性。

      胡慧荣进一步分析认为,行业内一般用“地楼比”来分析城市地产投资价值,地楼比越小,则意味着未来可能的利润空间越大,土地投资价值越高。2016年是厦门一级市场高峰,地楼比高达134%,即“面粉比面包贵”,但地价与房价的倒挂,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市场规律,一旦房价的增速跟不上地价的涨幅,市场的风险就会暴露。尽管2017、2018年的地楼比逐渐回落,但仍高达81%、61%,也处于较高水平。从这角度来看,耸人听闻的楼面价“腰斩”的背后,“其实是地价的合理回归,是市场在政府的政策调控下回归正常和稳定,也是我们一直提倡的市场有序和健康发展。”

     (来源:新京报、证券日报)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谭劲松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